宏观新闻
1、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介绍,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但总体可控。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优化疫情防控政策,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8.2%,预估为8.1%,前值为8.3%;美国9月CPI环比上涨0.4%,预估为0.2%,前值为0.1%。美国9月未季调核心CPI同比上涨6.6%,预期6.50%,前值6.30%。
3、近期工信部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回头看”,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违规推送弹窗信息、APP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进行重点抽测,共发现38款APP存在问题,现予以通报。
行业新闻
1、记者最新获悉,证监会批复第二批券商科创板做市商资格,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浙商证券。截至目前,获得科创板做市商资格券商共有14家。
2、央行条法司发文称,下一步,央行将加快法治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金融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从全局角度把握金融法律体系建设。
3、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4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0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
4、从大庆油田获悉,经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技术委员会提高采收率分委会落户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将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要求,牵头编制全球范围内提高采收率技术国际标准规划,科学有序开展该领域国际标准体系建立,推动我国特色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
5、据不完全统计,自9月份以来,近千家私募机构及其员工认购旗下私募产品,合计认购金额近50亿元,其中自购金额超过2000万元的私募机构近50家,更有一些私募机构自购过亿元。
6、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2年9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9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7,环比上升0.7%,同比上升18.5%,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处于合理范围内。
公司新闻
1、隆基绿能公告,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40%-48%。
2、凯中精密公告,子公司通过弗迪电池供应商审核成为比亚迪供应商。
3、锦浪科技公告,第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138%-158%。
4、石大胜华公告,与中氟泰华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5、禾迈股份公告,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183.59%-198.52%。
6、华大九天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亿元-1.16亿元,同比增长30.17%-50.99%。
7、高鸿股份发布异动公告,目前公司在可信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
8、顺丰控股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44.2亿元-45.7亿元,同比增长146%-154%。
9、双良节能公告,签订470.56亿元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
10、招商银行公告,目前各项经营管理运行正常,经营业绩稳定。
11、晶科能源公告,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化效率再次创造新纪录。
12、彩虹集团发布关于对深交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电热毯等家用柔性取暖产品目前在手订单金额约133万元。
环球市场
1、美股低开高走,三大指数均涨超2%。道指涨2.83%,标普500指数涨2.6%,纳指涨2.23%。标普500指数、纳指终结日线六连跌。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奈飞涨超5%,苹果、微软涨超3%。欧股收盘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1.51%。
2、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涨逾2%,COMEX 12月黄金期货结算价跌0.03%。
3、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8.2%,高于预期。
4、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升至6.92%,为2002年以来最高水平。
投资机会参考
1、我国牵头的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国际标准发布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领域国际标准ISO 34501《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词汇》正式发布。该标准作为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重要基础性标准,满足了行业在开展自动驾驶测试评价相关工作时采用标准化语言描述测试场景的需求,将广泛应用于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及产品的研发、测试和管理,为智慧出行、区域接驳及道路运输等各类自动驾驶应用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机构指出,近期深圳落地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测试示范区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屡创新高,车厂L2+新发车型持续供给;载人试运营用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智能汽车销量及渗透率保持向上发展,消费者意愿持续加强。在技术研发繁荣、关键政策落地、L2+车型持续供给以及消费意愿提升等背景下,国内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建议关注自动驾驶技术领先的主机厂以及自动驾驶关键组件供应商。
A股上市公司中,数字政通(300075)“棋骥”无人网格车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能够识别各类城市交通信号和道路标志标线,智能应对各种复杂路况。诚迈科技(300598)智能汽车行业的智能驾驶舱系统业务已与上汽集团、威马汽车、蔚来汽车、吉利汽车等多家厂商展开合作。
2、NASA固态电池重大突破 能量密度约为特斯拉4680电池两倍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表示其研发的航空用固态电池取得了重大突破。NASA在其官方网站介绍,NASA目前所研发成功的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了500Wh/kg,几乎是目前最好的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的两倍——特斯拉公司的4680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300Wh/kg。
机构指出,固态电池若能发挥并强化安全性的部分优势,力争占据能量密度优势,将倍率、循环寿命和工艺性进一步优化,则可巩固其优势场景下的核心潜在客户。如果性能和成本进展显著,那么其市场空间会扩大,并成为锂电池的关键技术路线。至2025年,全球各类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或达几十到上百GWh、千亿元规模。
公司方面,德尔股份(300473)自2018年开始着手布局固态电池的研发,目前已实现了关键节点的研发目标,全固态电池开发项目已经完成样件,正在进行客户端测试。山东章鼓(002598)表示,公司增资的喀什安德致力于新型半固态、固态电解质膜的开发和应用。
3、材料领域的“黑色黄金” 大丝束碳纤维成功走向规模化生产
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生产出合格产品,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工业试生产、产业化,成功走向规模化生产。
碳纤维被称为材料领域的“黑色黄金”,在工业领域,风光发电、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航空航天、压力容器、氢能利用等重点领域, 都有它的身影。机构指出,碳纤维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本土替代进行时,风电光伏领域积极向好,建议关注碳纤维产能缺口较大成本要求高的原丝制造环节;下游或会有井喷发展的民品制造领域;价格稳定性较高的军品小丝束方向。
相关上市公司中,吉林化纤(000420)全资子公司吉林凯美克筹建的年产600吨小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已全部建成并达产,公司参股49%的吉林宝旌主要从大丝束、低成本碳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一直保持满产满销状态。中复神鹰(688295)系统掌握了碳纤维T300级、T700级等千吨级技术和M40级、T1000级百吨级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
4、数字化先行者 金融IT新一轮招投标或将迎密集释放
日前IDC发布《IDC PeerScape:金融行业智能运维实践案例洞察》报告。据IDC预测,2021年中国金融行业IT支出规模(包括:软件、硬件、IT服务等)达到2186.02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3359.36亿元。
金融IT向来是我国数字化先行者,预算充足、需求迫切。金融机构的IT系统是核心的业务系统,往往是重点投入的领域,以银行、证券的IT投资为例,2015-2020年银行IT、证券IT投资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22%,需求持续维持中高速增长。西南证券表示,疫情影响下金融机构项目招投标节奏放缓,金融IT板块业绩短期承压,疫情复苏后新一轮招投标启动,四季度或将迎来密集释放,相关厂商后续的订单释放节奏有望加速。
A股上市公司中,京北方(002987)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已经在非银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客户有落地实施案例。天阳科技(300872)是一家金融业IT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服务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行业客户。
©2025 财务加油站 粤ICP备2022016929号 深圳晓芽科技有限公司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1644